国内不是没有有潜力的年轻门将。 2021年,19岁的郭全博代表北京国安完成中超首秀,那场比赛他完成8次扑救,把山东鲁能的进攻搅得七零八落。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惊艳首秀”成了他的绝唱——第二赛季,他的出场次数骤降到2次,之后被下放到预备队,再之后就消失在了公众视野里。 还有王大雷,17岁就代表山东鲁能踢中乙联赛,19岁成为中超历史上最年轻的门将首发,可他的巅峰期也没能持续太久,25岁之后就开始频繁遭遇伤病,状态起起伏伏。
余鉴贤这次能上场,多少带点“运气成分”。 赛前,上海申花原本报名了主力门将马镇,但因为马镇之前效力过云南玉昆,根据中超的“回避条款”,他不能在对阵旧主时登场。 申花教练组临时决定,让余鉴贤顶替马镇进入大名单。 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只是“备胎”的年轻人,会在比赛中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余鉴贤摸着头说:“其实我之前在中甲也扑过不少球,但这次面对的都是申花的外援,压力真的不一样。 我能做的,就是把每个球都当成最后一球去扑。 ”
中国足球的门将培养,一直存在“断档”的问题。
更尴尬的是,这三个人里,有两人是从其他位置改踢门将的,真正从小练门将的只有一个。 对比日本足协2024年公布的青训数据,日本U15到U21年龄段的门将,每年能参加超过50场正式比赛的超过60%,而中国的这个数字,还不到15%。
很多年轻门将的职业生涯,都卡在“机会”这道坎上。 他们可能在梯队里扑得再好,到了俱乐部就得给老将让位置;他们可能在预备队里拿到最佳门将,可一到一线队,连大名单都进不去。 有人说,这是因为门将位置特殊,需要经验积累,可看看欧洲联赛,多特蒙德的年轻门将阿德南·贾努扎伊,19岁就开始在德甲首发,现在已经成长为德国国脚;再看英超的切尔西,21岁的凯帕·阿里萨巴拉加,2018年加盟时就花了8000万欧元,现在已经是欧洲顶级门将之一。 我们的年轻门将不是没天赋,是没机会。
余鉴贤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场比赛结束后,他的社交媒体粉丝数从5000涨到了20万,评论区里全是“未来门神”“云南德赫亚”的留言。 可他自己很清楚,这场胜利只是个开始。 训练结束后,他加练了200次扑点球,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上,他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是靠运气上位,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我想证明,中国门将也能像欧洲球员那样,在顶级联赛里站稳脚跟。 ”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