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政策迎来转折点
中国足协于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系统回应近期沸沸扬扬的归化球员争议。发言人张强表示:"归化政策是国家队建设的重要补充,但必须符合中国足球长期发展规划。"
"我们注意到球迷对艾克森、李可等球员状态的担忧,但归化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从青训体系、联赛机制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三大核心调整方向
- 年龄限制收紧:未来归化球员年龄上限拟从28岁下调至25岁
- 文化认同强化:新增汉语水平测试和中华文化课程要求
- 青训绑定机制:归化球员需承诺退役后参与青训工作至少3年
球迷反应两极分化
微博话题#归化球员何去何从#阅读量已突破2.3亿。资深球迷王磊向记者表示:"政策调整过于保守,世界杯预选赛在即,应该给归化球员更多机会。"而青训教练李雯则认为:"这才回归足球本质,不能总想走捷径。"
值得注意的是,足协同时公布了《归化球员培养补偿金管理办法》,要求中超俱乐部引进归化球员时,需向球员原青训机构支付培养费,此举获得亚足联技术官员的高度评价。
数据背后的战略转向
赛季 | 归化球员数 | 场均进球贡献 |
---|---|---|
2021 | 7 | 0.38 |
2023 | 4 | 0.21 |
发布会最后,足协副秘书长林晓阳透露,正在研究建立"归化球员国家贡献度评估体系",将从竞技表现、文化传播、青训参与等12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该政策预计在2024赛季正式实施,届时或将重塑中国足球的归化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