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能够更加出名的机会,明明是和张怡宁实力相当的队员,为何最终会以这样平淡的结局收场呢?
乒乓球“天才”横空出世
这位队员其实就是郭跃,当初她像是“天降神童”,12岁就能进入国家队,成为最年轻的国家队球员,又在16岁的时候击败张怡宁成了新的世界冠军。
那次比赛也让郭跃一战成名,成了新的“国乒新星”,所有人都认为郭跃是天赋大于努力,毕竟连有着“大魔王”之称的张怡宁对上她都没了太大的胜算,这怎么算不上是绝顶的天赋。
而实际上郭跃的确天赋不浅,但她的付出更值得让人高看一眼,为了练好乒乓球郭跃8岁的时候就离开了父母,一人被送到省体校跟着省队训练。
当时作为省队最小的队员,郭跃不哭不闹跟着教练努力练球,妈妈给她送好吃的过来,郭跃还会大方的分享给其他队员,她的适应能力极高,别的孩子哭着要回家的时候,郭跃已经开始主动练球。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就这样郭跃以极快的速度进步,不单单只是因为她天赋高,更是因为她的训练时长比别的队员要长。在郭跃11岁的时候,教练便开始带着她参加大型比赛,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郭跃也是丝毫不紧张。
在比赛中连连取胜,一路轻松夺冠这样优秀的人才当然逃不过国家队的眼睛,所以那一年郭跃还没满12岁就已经被国家队盯上。
就等着把郭跃带回队里,2000年只有12岁的郭跃正式进入国家队,成了国乒史上最年轻的球员。
也就是在那里郭跃碰上了张怡宁,那时候正是张怡宁初露锋芒的时候,郭跃的出现却让她认识到原来竞技体育中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原本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很强的张怡宁,她也是人人都夸赞的“天才”,可碰见郭跃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比肩“大魔王”的郭跃
当时的国乒有多强?人人都说国乒球员想当世界冠军是轻轻松松,但想成为全国冠军却是难如登天。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中,郭跃还能够拼出来跟两代“大魔王”张怡宁和王楠平分秋色就足以证明她实力有多强。
在郭跃15岁的时候她就在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决赛中,和队友牛剑锋以4:3的成绩战胜对面的两位“大魔王”王楠和张怡宁成为冠军。
郭跃的出现总是伴着“最年轻”的称号,其他球员要拼尽全力得来的成绩到了她这里却总是显得有些“轻而易举”。
还记得当年张怡宁在07年世乒赛上,以4:0的成绩败给郭跃,这一消息不知道让多少人瞠目结舌,毕竟张怡宁已经霸占冠军的位置多年,郭跃的出现强势的打破了她的蝉联。
而这一次张怡宁的败局却被她的教练称为“技术已不占上风”,这一句话让多少人觉得郭跃的天赋能力“突破天际”,就算“大魔王”张怡宁在天赋和努力的加持下还是“不占上风”。
那时郭跃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许多人开始将她当作新一代“大魔王”,认为未来的她一定能够走到更高的位置。
毕竟郭跃那时不过也就十几岁,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可当郭跃碰上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时,却一切都发生了转变。
08年就像是郭跃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关节点,在那一年郭跃因为在团体赛中超常发挥,成功拿下团体赛冠军,收获自己人生第一枚奥运金牌,将自己的位置推到一个新高。成为了继王楠、孔令辉、王励勤之后的新一位三度征战奥运会的传奇人物。
却在那之后,郭跃就像是进入了“低谷期”,从高高的位置“摔”下来,开始有些“一蹶不振”了......
因为态度问题被无奈调整出国家队
在09年的时候,郭跃在卡塔尔公开赛中碰上张怡宁,本以为这一次她们两人又会打得难舍难分,却没想到最终以0:4的成绩输掉了比赛。
她迎来了自己的“瓶颈期”明明实力依然强悍,但却怎么都找不到更好的状态,突破自己的全新上限。
看着同队的其他队友都努力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期,达到一个新的平台,郭跃也不可避免的有些“急”了。
明明以前旗鼓相当的对手,却胜算越来越小。就这样到了2014年,刘国梁竟然宣布郭跃已经被调整出了国家队,自那之后郭跃就像是走下了“神坛”。
而说是调整却更有些像“劝退”,当时的郭跃在心态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有些比赛本来在准备前郭跃还是还有动力,练习的时候态度积极且端正。
可距离比赛越近郭跃反而状态越迷茫,开始认为比赛也什么“重要”的,她的教练第一时间发现了郭跃这种有些“消极”的状态。
于是将她调整出去,本来是想要激励她一下,也给她些休息时间,毕竟当时郭跃的颈椎问题还是蛮大的。
而要说郭跃没实力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算在郭跃的迷茫时期她对上李晓霞也是依然能够战胜,就足以证明郭跃水平是一直没有下降的。
她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那一年郭跃也才26岁,还正是她的当打之年,如果在那一年郭跃没能调整回自己的状态,就这样退出国家队,只会让人感到实在可惜。
不过最后还是没能等来郭跃的好消息,退出国家队没多久,郭跃就开始了她的教练之路,自此郭跃运动员的生涯就到此为止。
明明正是她的巅峰期,是她的当打之年,最后却以这样平淡的结局来收尾,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不过这样的结局对于郭跃来说或许是最好,如果她已经对自己未来的看法以改变,那强撑着留在国家队里打比赛可能会一直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期。
退出国家队继续去追求更好的自己,这样的结局虽然有些平淡,但总归是最适合郭跃当时的状态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