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6年: 潮起潮落
2000年歐洲國家杯,意大利陣容強勁,四強在開賽初段即被罰下一人的情況下,以完美的防守抽擋下荷蘭的進攻,最後在十二碼中取勝,表現神勇的門將托尔多更連撲多球十二碼。意大利在決賽中再度對陣黃金一代的法國,更取得一球領先,卻在法定時間最後一秒被對手扳平,最後在加時再失一球敗陣,得到一個亞軍。2002年世界杯,意大利被視為大熱門之一。可惜於十六強階段遭遇東道主南韓,在裁判偏向性執法下敗陣。直到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在名教練納比帶領下,攻守均衡,四強在加時最後兩分鐘連入兩球絕殺東道主德國,決賽以互射十二碼擊敗法國,第四度奪得世界杯冠軍。隊長簡拿華路及門將保方表現出色,令球隊只失了兩球,一球烏龍,一球十二碼。派路及托迪兩個核心帶領球隊整體表現出色,12球進球由10人貢獻。2007年2月14日由國際足協頒布的世界排名中,意大利13年來首度取代巴西,登上首名。
2006年世界杯,義大利第四度封王,圖為首都羅馬的意大利球迷。
2006年奪冠可以說是意大利足球的一個轉捩點,其後意大利步入青黃不接的困境,成績由高峰滑落。2008年歐洲國家杯,意大利小組賽以0-3大敗給荷蘭,但最後以2-0擊敗法國以小組次名出線,最後在八強被西班牙十二碼擊敗,後來西班牙奪得此屆冠軍,開創其黃金時期。2010年世界杯,意大利以上屆冠軍身份參賽,教練里皮第二度帶領球隊,可惜選人上取態保守,球員老邁及傷員問題,令意大利竟在首圈分組賽一場不勝,小組末席出局,這也是36年來意大利首次在世界杯決賽周首圈分組賽出局,以防守穩健見稱的意大利隊在三場分組賽失掉五球之多,這屆世界杯暴露出意大利隊後防衰弱。
其後意大利任用重視青年球員的柏蘭迪利,成功的挖掘出巴洛特利等人的潛力,而且戰術打法上出現革命式的改變,追求控制型的進攻足球。2012年歐洲國家杯,意大利在不被看好下,依靠派路等人的努力,小組賽第一場以1-1打平西班牙,其後又連克英格蘭及德國打進了決賽,再度面對西班牙,可惜體能下降及傷病影響,意大利以0-4敗陣,亦創下了歷來歐洲國家杯決賽最懸殊的比分。雖然未能奪冠,但意大利足球被眾多人認為步上了復興之路。不過,兩年後的2014年世界杯,意大利表現不佳,雖然首場分組賽擊敗英格蘭,但之後卻敗給哥斯達黎加,在最後一場對陣烏拉圭的賽事中,意大利守和就能出線,但此賽事存在多個判罰爭議,包括意大利球員馬治斯奧的紅牌及烏拉圭前鋒蘇亞雷斯的蓄意咬人事件,這些爭議令意大利陷於困局,最後以0-1敗陣出局。意大利三場小組賽僅取得兩球入球,比2010年世界杯更少,攻擊力可謂乏善可陳,而球隊連續兩屆世界杯小組賽被淘汰,更是48年來的首次。意大利青黃不接問題明顯未得到完善解決。不同的是2010年出局是意大利技不如人,2014年出局是有多次對意大利不利的判罰,第三輪分組賽對烏拉圭尤甚。
2016年歐洲國家盃,意大利先後擊敗勁敵比利時和瑞典以小組首名出線十六強淘汰賽,在十六強賽更以2-0擊敗上屆冠軍西班牙,報卻上屆決賽一敗之仇。在半準決賽意大利對手是德國,雖然意大利多年來在國際大賽中對德國未嘗一敗,但這次與德國在連加時的120分鐘打成1-1平手,最後在互射十二碼以5-6被德國擊敗,無緣晉級。但普遍認為意大利在2016年歐洲國家盃的表現較2014年世界杯為佳。